创新公益发展模式 弘扬侨界爱心善举
——侨联公益事业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2012-08-01 字号:[]

   摘要:公益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公益慈善事业占我国慈善捐赠很大比例,并且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西地处祖国内陆中部地区,物产富饶,生态良好,但侨务资源相对较为缺乏。本文将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开拓思路,创新发展,合理利用侨界资源服务公益,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关键词:侨联,公益慈善,江西社会经济发展

 

   “弘扬侨爱”素来为各级侨联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的共同心愿。广大归侨、侨眷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四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投身家乡公益则是许多归侨侨眷与海外侨胞报效祖国、心系桑梓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江西侨界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尤其是实施“侨爱心工程”以来,越来越多的侨爱心学校建在了赣鄱红土上,越来越多的爱心捐款送到了寒门学子的手中,越来越多人的基本医疗、生活得到初步保障,然而传统公益事业也应与时俱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创新与发展势在必行。

    一、江西侨界公益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侨联领导高度重视侨界公益事业,做到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机制长效、部署严密,在捐款捐物的慈善公益事业上下大力气,其中涵盖“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捐书助教、医疗卫生、救灾救难等等。

   走访基层暖人心。“送温暖、献爱心”方面,每年年初,省侨联领导带队分片赴设区市,轻车简从,走访慰问生活贫困的归侨侨眷,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侨联组织的新春慰问和祝福,此项活动已经成为全省各级侨联组织的一项传统活动,十几年来侨联干部的足迹已达全省,深受侨界群众的赞扬。今年,江西省侨联结合开展的“学雷锋、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深入养老院,给老年归侨侨眷、离休老干部带去了侨联的爱心与慰问。

   捐资助学硕果丰。在爱心助学方面,以“侨爱心工程”为代表,广大侨界友人热心老区教育。十余年来,在中国侨联的正确指导下,在侨界各爱心人士的热心参与下,   “侨爱心工程”稳步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江西侨联系统慈善助学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知名品牌。在这个工程中,我省先后得到了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香港雁心会乐幼基金会、台湾财团法人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香港“两地一心”、美国扶贫教育基金会、香港吴星可慈善基金会、新加坡郑添文夫妇教育奖学金、浙江爱心基金会、江西金涛公司董事长胡彪斌等一大批来自东南亚、美国、西班牙、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海内外慈善社团及爱心人士热心支助。近两年来我省又设立了李江山基金、万文辉侨界扶贫帮困基金、胡彪斌侨界扶贫帮困基金。截止2011年底,全省累计接受海内外侨胞资助的建校及助学款达1820万元,资助优秀贫困学生捐款140万元,受助的优秀贫困学生达3300余人次。全省11个地市46个县区,均有“侨(爱)心工程”学校落户,建成80余所侨(爱)心学校,约占全省县区总数的46%。全省目前共设立11个珍珠班。

   爱心赠书送文化。近年来,由江西省侨联发起,联合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了“送项目、送科技、送医疗、送图书”活动,得到了海外侨胞的积极响应,英国华夏文化协会、英国华夏文教基金会、明星书院等踊跃参与了捐书献爱心活动。今年,在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江西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副会长、英国伦敦知名侨领贝学贤先生的多方努力下,筹集了包括《弟子规》、《十万个为什么》、《世界真奇妙》等在内的500余种25千册爱心图书,向江西全省80所由海外侨胞捐赠的侨(爱)心学校赠送发放。另外,省侨联还组织海外侨胞、青委会海外委员、侨商会员、以及省新闻出版局、省司法厅法制宣传办等个人和部门捐赠各类文化书籍送往华侨农场、侨乡、社区。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医疗卫生开先河。今年4月,在江西省侨联的积极推动下,江西省首个侨心卫生所在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合浦村落成。该卫生所是由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侨联顾问、省侨商会荣誉会长、香港永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江山设立的李江山基金捐资20万建成的。合浦村侨心卫生所的建成将为该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也为今后江西省侨心卫生所的兴建提供了一个范例。目前,省侨联正在老区革命根据地筹建两所侨心卫生院:由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捐赠100万人民币改建吉安市遂川县左安镇“朱奕龙侨心卫生院”和由李江山基金会捐资20万在吉安市遂川县南江乡筹建的“李江山侨心卫生院”。

   扶贫救困聚侨力。在救灾救难方面,全省侨界人士也非常积极。1991年夏季,全国18个省(市)遭受了洪涝灾害,省侨联积极响应号召,在归侨侨眷中开展“捐一分钱,献一颗爱心”的活动;1998,江西省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许多归侨侨眷奋战在抗洪一线,为帮助受灾同胞战胜洪魔重建家园献出力量。2003年抗“非典”工作期间,省侨联在认真抓好机关防“非典”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侨界企业有捐款捐物。并号召广大归侨侨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渠道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2008年汶川地震,省侨联广泛动员全省侨界行动起来,奉献爱心。据不完全统计,仅南昌市的侨界群众共向灾区捐款500多万元。

   二、关于江西省侨界公益事业创新发展的思考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发展慈善事业成了一个普遍公认的世界潮流,在中国,这股潮流更随着国家经济的全面转型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提速,成为一种迫切的时代呼唤。而江西,面对侨务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如果利用好现有资源促进公益事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注贫困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发展原有滞后的农村公益事业的良好契机。目前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现状突出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饮水难、行路难、养老难等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活生产的重要障碍。

   近年来,江西省侨联在为侨服务方面,不断拓宽视野,做到切合实际、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公益事业从传统以捐建学校、捐助贫困学生以及扶贫帮困为主,向农村医疗卫生、村部综合大楼建设项目转变上来。由李江山基金划拨20万元建成首所乡村侨心卫生所,拓展了新领域,开创了我省侨界扶贫帮困之先河。今年,江西省侨联在扶贫点靖安县中源乡船湾村积极筹措资金,捐建融党支部活动中心、文化宣传、医疗卫生、图书阅览室、幼儿园为一体的村综合大楼项目,将在当地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仍有部分农村基础设施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例如公路建设看,有不少行政村未通公路,有的虽有公路,但路况欠佳,需要修缮。水利设施方面,农田水利设施不足,部分河流受到污染,江河治理退化,也需加大关注力度。另外,幼儿园、养老院等也可作为投资项目进行兴建。可将传统的投资见效快快、看得见的短期公共项目向见效慢、期限长但具有战略性的纯公益物品转移;由投资兴建公共项目向维修存量公共项目转移等。

   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公益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众对于公益慈善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广大有意公益的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可以不断拓宽思路,将公益所涉领域拓展,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从文化层面发展公益。

   其中,江西省侨联近期开展的送文化进侨场、进侨乡、进社区活动便是很好的形式。省侨联通过省侨联青年委员会、法律顾问委员会、侨商联合会等组织的联系与动员,海内外侨团组织、侨界青年以及侨商人士纷纷捐赠了一批图书和影视网络播放设备,中国侨联有关部室、省新闻出版局、省司法厅法制宣传办,以及民进江西省委会等也捐赠了一大批专业类、综合类读本与影视资料。

   在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意味着文化在当今社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文化公益建设在公益活动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捐资助学、捐书助教以外,还可以建立比较系统的公共图书馆。在江西的许多贫困山区,建立规模相对较小的公益性公共图书馆,可以极大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必将取代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开放、主动、超前、多样性、便捷服务为主的适合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县级电影院线的引进也是推广文化公益的良好方式,近期,江西省侨联积极搭建平台,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使侨企与宣传、文化部门合作,拟在赣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县级电影院线或文化产业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致力高新技术,发展生态环保公益。国家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公众对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公众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强烈。侨联在推广环保公益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今年成立的江西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中,就有许多从事环保研究的侨界专家学者,他们的研究领域和成就,为发展环保公益做出了很大贡献。如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博导刘苑秋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环境共生专业陈祥树教授,他们在研究森林生态、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方面都有着突出成就。

   越南归侨唐木养先生投资的宜春市沐阳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开发天然富硒高产油茶林、天然富硒优良金银花和天然富硒金蕊皇菊等,不仅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获得社会很和经济效益,还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为广大侨场职工创造就业机会。今年,唐木养先生又在宜春明月山投资兴建了“江西省华侨青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华侨青年致力现代农业创业的新项目,增强了华侨农场自身的造血功能,也是一种新型公益方式。与此相似,省侨联副主席、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专家陈光宇教授,致力开发的芦笋基地也是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保功能的社会公益事业。

   积极以侨引资,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在招商引资和引智方面,优秀的华人华侨发挥着积极作用。广大华侨华人中的许多精英群体,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锋与中坚,他们爱国爱乡,团结奋斗,乐做善事,回报社会。在他们中,尤其以侨领的作用最为重要。对身居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而言,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文化认同,往往需要一个集体力量,一种心理归属,为此,他们以“亲缘、地缘、业缘”等为纽带,组织侨团,联络感情,对同胞守望相助。[]各级侨联组织应广泛联系,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推介家乡,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发展。

   日本江西联谊会会长、著名书法家熊峰就是一个优秀的华侨领袖,他长期侨居日本横滨,积极团结旅日江西籍同胞,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促进中日民间友好交流。近期,他受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先生、副会长西园寺先生委托,来赣转达他们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和对投资江西的热情期盼,希望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环境保护、污水处理、老年人介护、青少年文化交流等四个领域开展合作交流和项目对接。这将有利于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公益效应。

   加强各方合作,倡导全民主动参与。对外联谊是侨联的又一项重要职能,然而,联谊不仅仅要以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为对象,同时要以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对象,例如省总工会、妇联、残联、工商联、共青团等机构,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力量,精诚合作,交流联系,使侨界力量最大程度得以发挥,使公益事业运作简便化,有效推动公益事业全面发展。

   在“全民公益”方面,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手段也可与时俱进,针对不同地方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慈善募捐活动。比如在城镇可以看站“慈善一日捐”慈善义演、慈善拍卖等活动,在农村可以开展“一袋米捐助”、“一袋面捐助”等形式的募捐活动。[]各级侨联组织还可以在城市社区、侨乡侨场开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培养义工队伍,发展“慈善超市”、“爱心超市”,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关注公益事业,经常捐赠善款、义务、生活日用品等,补充“慈善超市”,拓宽渠道,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全面发展,推进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张成荣,公共图书馆公益性与社会化服务[J],理论观察,2012.2

[]徐华炳,论侨领角色扮演、类型及其价值观[J],浙江学刊,2012年第3

[]孙岳兵、陈寒非,困境与出路:对我国民间慈善捐赠现状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