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至27日,党组书记张知明带领办公室主任许晓燕、经联部部长谢美玲、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曹建彭、江西省华侨文化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李自平、省侨商会常务副会长楼大明和省侨商会副会长吴晓海一行赴浙江海宁市和青田县考察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是落实省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考察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经验,涵养侨务资源,宣传推介江西和吸引浙商来赣投资。
一、基本情况
4月25日至26日,党组书记张知明赴浙江省海宁市侨资企业敦奴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调研并与公司总经理吴宝华就企业产品创新进行座谈,并就敦奴品牌扩大在江西市场的投入与该公司市场部进行调研。走访了驻海宁的温州商会,并与该商会党总支书记张珠元进行座谈,张书记向他们介绍了江西的投资环境,希望他们组团到江西发展兴业。其间与嘉兴市侨联副主席娄新生、秘书长何风华,海宁市侨联主席陈慧毓、副主席黄永华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侨联在服务中心、发挥作用,服务侨企、凝聚侨心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表示今后要加强往来合作,利用各自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搭建好两地合作的桥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4月27日,张知明书记在浙江省青田县考察调研,与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张维仁、青田县政协主席李飞林、青田县政协副主席张晓军、县工商联党组书记杨俊亮、县侨联主席叶毅青、县侨联党组书记张伟华和县侨联副主席金双恩等人进行座谈交流。县侨联主席叶毅青介绍了青田县侨联在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为侨服务、发挥侨力、扶贫帮困等方面工作情况。张知明书记充分肯定了青田县侨联在侨务工作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特别是设立海外便民服务中心以及由青田县法院聘请的专业法律人士作为海外联络员,切实有效的解决海外华侨维权难的困境,这几项创新工作在侨联系统中是独树一帜的做法。张书记还向青田县侨联介绍江西省侨联近年来在侨联工作和基础建设方面做的一些创新之举与先进的工作经验。随后,考察组一行到青田县方山乡,听取了镇党委对华侨之路、侨界之魂和侨乡之光等内容的介绍,以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和为侨服务举措等经验,并参观了该乡的“华侨历史陈列馆”。在交流侨情过程中,大家感慨青田侨乡的厚重历史和方山乡华侨出国创业的艰辛。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对青田县浓厚的侨务工作氛围感触很深,进一步开拓了视野,特别是在深化侨联工作、有效提升为侨胞和侨商企业服务能力方面深受启发。
二、经验做法
1、引进“互联网+”思维,创新海外联谊方式。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新征程,揭开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神秘面纱,“一带一路”提供了中国对接世界的新契机,打开了全球华夏儿女的“筑梦空间”。但当今世界,尤其是民间普罗大众对中国的认识了解还远远不够,主要是我们面向海外还缺乏一种更接地气的常态化、长效性的窗口。浙江省侨联主席吴晶建言,让“海外中餐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活色生香”之窗。我们以食为媒,以海外中餐馆为载体,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舌尖上的魅力”,延伸手臂、创新模式、完善机制,不断向世界人民打开一扇活色生香的中国之窗,充分调动海外民间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对海外广大中餐业主来说,引进“互联网+”思维,将有利于全面提升海外中餐业的品质与水准,努力实现海外中餐馆共建、共荣、共赢,进而推进海外中餐业的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
浙江省侨联积极顺应形势发展与侨胞需求,推动筹建的“全球浙籍中餐业合作交流联盟”,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繁荣华侨经济,促进公共外交,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在活动主题上,围绕“五大中华”做文章。俗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有中餐馆的地方就有中华元素。现阶段,可主要围绕“尝中华美食、读中华好书、赏中华美景、游中华山水、交中华好友”主题做好文章,传播中华文化,拓展国家大外宣格局。二是在环节把握上,围绕“五项重点”强推进。以杭州G20峰会为契机强宣传,以全球中餐业交流合作联盟组建为手段强阵地,以海外中餐业振兴为方向强动力,以“互联网+”为途径强辐射,以海外新侨为主力强根基。三是在组织运作上,围绕“五大原则”显特色。要官方搭台,民间唱戏,要党政支持,群团发力,要摸清底数,打好基础,要以侨为本,谋求共赢,要着眼长远,稳步推进。四是在具体实施上,围绕“五项举措”促保障。加强顶层设计,确定牵头机构,遵循市场规律,注重侨领示范,突出部门协同,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舌尖上的魅力”,从而加快构筑国家外宣、中华文化、华侨经济、公共外交“四位一体”的互动格局,凝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齐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4月份,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张维仁率省侨联代表团一行4人赴法国、荷兰开展了以“弘扬中华美食文化”为主题的工作访问,考察浙籍海外中餐馆现状,为筹建“全球浙籍中餐业合作交流联盟”进行调研。
2、党委政府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健全。
海宁市13个镇、街道、开发区全部组建基层侨联组织,实现市、镇街道二级侨联组织网络 “全覆盖”,形成了组织网络化、服务系列化、活动经常化、工作规范化的侨联工作新格局。海宁市硖石街道侨联和海洲街道侨联评为“第三批省级示范性基层侨联”。 海宁市侨联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侨联文件会议精神,切实按照中国侨联“组织起来,活跃起来,规范起来”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侨界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升基层侨联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严格按照“有组织、有队伍、有经费、有活动、有阵地”的“五有”要求,扎实开展基层侨联规范化建设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海宁市侨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青田有侨乡之称,县侨联筹建于1960年,成立于1961年9月18日,是浙江省最早由归侨、侨眷自己成立的组织之一。全县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层侨联组织网络,全县52万人口,华侨人数达33万,海外有257个侨团,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共有乡镇侨联14个、机关侨联1个,村(居、社区)侨联分会、侨联小组57个,外地青田籍归侨侨眷联谊会3个。
3、实施“三个带动”,搭建活动平台。青田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抓住新时期侨情变化,积极推行党建带侨建,充分利用党建带动作用,集聚侨民侨智,借助侨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突出工作重点,在“带”字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党建带侨建工作。一是带动组织建设。在华侨重点乡镇建立侨联党支部,从机关支部派遣在职和退休的优秀党员到侨联担任党内职务,各村级侨联设立党小组,进一步加强党对侨联工作的领导。二是带动队伍建设。实行乡镇、侨联和村两委干部交流任职,鼓励和支持乡镇、村侨联干部或归侨通过换届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并建立华侨村官任职考核机制。同时,把侨联干部培训纳入乡镇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不断提高基层侨联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带动活动开展。以侨联村居为纽带,通过资源共享、成果公用,加强侨联组织与党政部门之间、乡镇侨联组织之间、侨联组织与社会各行业机构之间的联动协作。县侨联通过微信群,进行上下对接,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给县侨联提建议意见,县侨联也能通过这个平台对接乡镇侨联和国内外的华侨,使侨联的工作更加透明,更加高效。
4、创新“三大载体”,推动工作开展。青田县大力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充分运用海内、海外“两个平台”和侨界智力、财力“两大资源”的优势,打好“侨”牌。一是成立华侨总部经济发展论坛。邀请青田籍各国侨领、华人华侨代表共商侨乡发展大计,共同探讨域发展空间狭小、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等制约青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出台《关于建设华侨总部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二是打好华侨村官的“侨”牌。因势利导,鼓励华侨参加村务管理,发动侨界群众积极捐资兴建事关民生民计的农村公益项目,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已有36名华侨回乡当村官,增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船寮镇朱店前村华侨洪树林担任村委会主任后,出资100多万元,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大楼和村文化娱乐中心。三是开展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工程。分期分批组织百名侨领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民脱贫步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目前,有128个侨团结对21个乡镇的90个村, 1290名华侨结对帮扶2345户困难农户。
5、建立“三项机制”,完善制度建设。青田县侨联把制度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侨联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和完善“三项”关爱机制建设,不断夯实基层侨联在广大群众中的基础。一是建立侨眷侨属关爱机制。在海外和每个乡镇设立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利用网络为海外华侨提供服务。为方便与海外的资金往来,在村就设立外汇兑换点。成立侨联关爱基金会,广泛发动华侨、侨眷和各界爱心人士捐款,开展侨眷侨属关爱工作,使党内关爱机制惠及到侨界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侨眷侨属活动,利用乡镇远程教育站点,为“洋留守”的侨眷侨属尤其是老年人、小孩与国外的亲人进行视频互动,缓解双方的思亲之情。二是建立侨联党员联村联户机制。侨联党员做到“三个联系”,即联系一个村民组、联系一户困难党员或侨眷侨属、联系五户创业华侨,要求每周至少到联系村一次,帮助协调解决联系村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三是建立华侨调解机制。县法院在海外成立调解委员会,利用视频网络进行民事调解,提高了效率,得到了海外华侨的赞誉。充分利用发挥归侨侨眷威信较高、群众信服的优势,每个村居侨联成立华侨农村调解委员会,聘请担任村调解员,化解村里的各项矛盾纠纷。如方山乡聘请7位老归侨担任乡调解员,成功化解了奎岩村两位村民因建房产生的矛盾。
三、借鉴思考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江西人出国留学、定居或创业,海外侨胞的数量将不断增加,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侨联工作,最大限度团结服务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发挥他们的优势,积极参与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为促进我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1、领导重视,部门参与,主动争取是侨联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侨联工作在对外交往、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对外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优势越来越明显,但侨联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重视侨联工作,及时把侨联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听取汇报,加强指导。同时侨联工作者要主动争取,求得支持。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因此,侨联工作的开展,不仅要领导重视,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侨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服务于侨、服务经济,是做好侨联工作永恒主题。服务于侨、服务经济建设是侨联工作者的永恒追求,只有坚持不懈地把“两个服务”贯穿于侨联工作的始终,侨联工作才会大有所为。要把服务广大归侨侨眷、服务华侨华人、服务经济建设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利为侨所谋,情为侨所系,权为侨所用。坚持以侨为本,依法维护侨益。加强涉侨法律法规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涉侨法律法规,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好侵犯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国内权益的突出问题。围绕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结合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发展需求,及时整合海外资源,做好项目、资金引进工作,促进海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省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服务。
3、更新观念,深化认识,重视涵养侨务资源是基础。侨联工作者要努力克服照抄照搬、墨守陈规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思想的束缚,立足于争、着眼于创新,在竞争中创出新路子,在创新中争取主动权。当前,海外华侨华人正处在“新老交替”时期,新侨愈来愈成为重要群体和中坚力量。侨联要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拓展海外联谊,广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做好华侨华人新生代、新华侨华人工作,尤其是加强与经济领域、科技领域、政界后起之秀及社团中青年侨领的联系,培育可持续的海外侨务资源,使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竞争优势。侨情资料是涵养新侨资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要认真开展侨情调查,收集新侨资料,建立侨情(新侨)资料库,进行动态更新,力求将资料变成资源,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要做到“三个清楚”,一是侨情要清楚。不仅对归侨的情况要清楚,对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情况也要心中有数;不仅要掌握本地、本单位归侨侨眷的数量、分布、新老归侨所占比例,还要了解海外侨胞的大体数量、分布及在海外的生存状况。比如他们是经济型、知识型、务工服务型等。要树立“大侨务”工作理念,利用社会资源,将关心江西、宣传江西诚意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非本地区的侨团、侨领、侨商等侨界朋友等都纳入我们的视野。要深入广大归侨侨眷当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需所想,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要建立清晰的侨情台帐,完善侨情资料库,为当地党政招商引资,开展侨务活动提供服务,为上级侨联开展侨情调研提供准确的侨情资料。二是侨联组织情况要清楚。要了解下属侨联组织的基本情况,如基层组织的数量、分布、人员编制、领导体制、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等情况,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侨情做到基本清楚,心中有数。同时还要了解没有成立侨联组织的原因和困难,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三是侨资侨属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要清楚。要积极走访本地侨资侨属企业,了解他们的发展经营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为侨服务的水平。对于重要侨情,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侨联组织报告。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4、创新形式,积极探索,建设适合基层情况的侨联组织模式。如何激发基层侨联组织的活力,成为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侨联组织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组织建成了,如何发挥作用,成为基层侨联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与归侨侨眷发展需求相贴近、与侨联工作密切结合的基层组织建设机制,促进基层组织运转有序、凝聚有力、工作有效,这需要各级侨联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创新,比如青田县在人数不多的村(社区)建立侨联分会、侨联小组等,即团结联系了侨界群众,又夯实了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在办公场所、设施设备上,可以因地制宜,与相应党政机关、居委会等共建共享。按照《中国侨联章程》中关于地方侨联组织干部配备的有关规定,在同级党政机关现有人员中至少选配一至二名侨联工作干部,作为县(区)侨联专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加强县(区)侨联的领导力量。要在保持已有侨联骨干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注意推选政治上可靠、综合素质高、擅长做群众工作、海外联系广泛的归侨侨眷进入各级侨联领导班子,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开拓、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受侨界群众拥戴的侨联干部队伍,不断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开展侨联工作的要求。